首页 >> 察隅箭竹

防返贫特色产业如何见特效水栒子

南非农业网 2022-08-12 21:38:02

防返贫 特色产业如何“见特效”

防返贫 特色产业如何“见特效” 佚名

产业怎么谋划实施

——适应脱贫地区“从脱贫到富裕”的新要求,调整产业类型、层次和扶持方式

五月初夏,桑葚上市。

“无化肥、无农药的果桑熟啦!润航农业邀请您品鉴!”这几天,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杰频繁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邀请。走进位于凤台县凤凰镇岗胡村的润航农业桑葚基地,翠绿的桑林一望无际,姹紫嫣红的果实藏于绿叶间。游客们手提小篮穿梭其中,享受惬意的田园乐趣。

“以前我们只是岗湖村集体企业,今年县里把润航作为乡村振兴样板企业,转为乡镇和县共同扶持的乡镇产业,在政策上会进一步倾斜。当然我们也承担更多带贫任务。”王杰信心满满告诉记者,根据这个变化,公司将从种植为主向种养结合、生态旅游、亲子教育等拓展,推进融合发展。

脱贫攻坚五年间,特色种养业发挥了突出作用。而立足脱贫地区的新需要,产业项目的谋划思路正显著变化。

据了解,过去5年里全省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项目4.25万个、到户项目666.3万个,累计带动贫困户145万户以上,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4.5%,受益范围之广位列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首。“今年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五年过渡期第一年。与五年前相比,脱贫地区产业基础不同,发展能力也有很大提升。谋划新项目要适应这种变化,才能更好发挥增收效果。”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副主任何文利表示。

这种变化,集中体现在近期公布的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中。

“在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同时,对支持对象、方式和思路做了调整。”何文利解读:从支持对象看,过去主要是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,今年则既支持脱贫村和脱贫户,也支持本地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内的乡镇和一般村;过去主要实施到村到户项目,现在到村项目调整为可以到乡到村,特别是鼓励实施跨村域、带动好、效益高、体量大的到乡到村项目,到户项目主要聚焦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;过去更多考虑发展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,现在更加鼓励依托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,发展农产品加工、仓储保鲜、冷链物流等,推动全产业链发展,以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。

何文利表示,从全省来看,经过几年发展,不少贫困村具备了更好的产业基础,可以承载投资额更大、技术含量更高、带动面更广、体量更大的项目。针对这些变化和实际,适当调整产业谋划的思路,促进产业提档升级,进一步提高产业脱贫效果。

带动效果怎么提升

——强化“四带一自”产业帮扶,构建“带得准”“带得稳”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

近年来,我省大力推广“四带一自”产业扶贫模式,让园区、企业、合作社、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奔小康,提高了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,增强了带贫效果。

截至2020年底,全省达到带动增收要求的产业扶贫园区3253个,每个园区至少给贫困村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,仅2020年就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3.7亿元。新形势下,如何进一步提升带动效果,让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?“今年将实施脱贫地区‘四带一自’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,主要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、主体带动效果、自种自养收益以及产业发展质量。”何文利说。

生菜放在水里就可以生长,番茄苗、黄瓜秧不用栽在土里,就能结出爽口的果实……在淮南市凤台县的智慧农业园里,智慧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呈现全新面貌。“从育苗到上市全部采用高标准生态种植、全程化监控记录,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果蔬生产全过程,不仅产量大,而且产值高。”技术员王增辉介绍,以番茄为例,这种种植模式产量能够提高2到3倍,亩产值达15万元至20万元。

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理念的应用,让越来越多产业园提升发展水平,带动能力跃上新台阶。但采访中记者也发现,不少园区产业业态单一、产业链较短,有些在基础设施上不完善,限制了自身发展,影响带动范围和效果。

“提升园区建设水平,下一步将注重完善园区内农产品加工、仓储保鲜、冷链物流、烘干晾晒、分级包装等产业配套设施设备,提升园区功能,延伸产业链条,努力把园区打造为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区,增强带动产业发展和村集体增收能力。”何文利介绍,到2021年底全省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的园区占比将达到20%以上。

提升主体带动效果,还必须强化主体带动利益联结。

走进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元松村,精品水果扶贫产业园里,一种高档葡萄的枝头已挂满一串串青绿色的果实。“这是日本晴王葡萄,可以卖到近百元一斤,效益是普通葡萄数倍。”村书记告诉记者,前些年上海企业来流转土地搞水果产业,发展很好,如何让村集体也获得发展红利?“村里建立扶贫产业基地,投入资金95万元,通过村企联建方式建起这个扶贫产业园,依托企业品种和技术优势,种植法兰西西梅、新西兰猕猴桃、日本晴王葡萄等精品水果,带动50多户脱贫户每户每年收入3万余元,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。

滁州市南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司义党介绍,立足滁菊、茶叶、麻栎等特色产业优势,全区已累计注入扶贫专项资金500余万元,撬动社会资本超4000万元,创新打造股份合作、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。目前全区发展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项目22个,带动贫困户分红收入约120万元。

坚持主体带动标准,提升主体带动质量效果。今年,各地在谋划“四带一自”特色种养业时,将重点强化主体带动激励,对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好的主体给予多方面政策倾斜。强化主体带动利益联结,健全订单生产、务工就业、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。

产业风险怎么防范

——加强履约监督防“断链”,鼓励支持脱贫地区开展“防贫保”综合保险试点

特色产业效益高,风险也相应更大。随着产业规模做大,防风险机制必须跟上,增收路子才能又快又稳。

在采访中记者发现,有些地方企业、园区与脱贫户之间并没有建立紧密联系,利益联结很松散。表面上看脱贫户得到了一些劳动报酬,甚至分红,但双方并没有深度融合,脱贫户没有参与到产业项目发展中。“今年将强化风险监测,特别是加强带动主体履约监督,维护和巩固与带动对象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,防止带动‘断链’。”何文利说。

让脱贫户真正参与产业发展,提高自我造血能力,还必须严格项目监管,特别是杜绝简单入股分红、群众不直接参与产业发展的项目。为此,今年各地将严格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监测监管,对入股分红项目特别是入股分红到村项目,要加强入股主体跟踪服务,定期监测入股主体生产经营情况,并建立台账,鼓励采取以财政资金形成资产入股、“三变”改革盘活现有资产入股等方式,防范项目风险,提高项目效益,增加分红收入。

农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,完善特色农业保险政策,是斗争的有力武器。

“目前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逐渐拓展到大棚蔬菜、大棚草莓、淡水养殖、小龙虾养殖等20余项。农业保险有效提升了种养户抗风险能力,特别是在大灾之年体现得更为明显。”凤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,去年因为病虫害和暴雨等,不少农户受灾严重。通过开通“快速定损理赔通道”,保险机构向全县受灾农户共支付理赔款2915.36万元。

不过,目前农业保险险种较少,农业保险产品多为保成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,价格指数保险和收入保险等产品较少,无法满足地方农户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。对此,我省将针对疫情、灾情影响和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隐患,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保险政策措施。特别是鼓励支持脱贫地区大力开展“防贫保”综合保险试点,并结合试点,创设特色农业保险品种,扩大保险保障范围,创新价格保险、收益保险等方式,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和脱贫户以及带动主体提供保险保障。

题图:近日,在南陵县睿祥农业生态基地,100余亩桑葚采摘区硕果盈枝,吸引了众多游客采摘体验。

本报通讯员 陈洁 摄

徐州治前列腺炎的医院哪家好

北京较好的食管炎专治医院

北海治妇科医院哪里好

天津治疗荨麻疹

温州治疗鱼鳞病

友情链接